公众安全感调查
1 公众安全感定义
安全感是对遭受侵害的一种预感,是主体对自身安全程度的直接体验和经验判断。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安全感的一般理解,是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市民,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是否获得保护的一种判断和感觉。
公众安全感是和谐稳定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城市,社会要为之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政府会因之流失基本的公信力与合法性,人与人之间会丧失更多的信任与温情。市民拥有基本安全感是和谐之基、信任之源,是政府之责。由于公众安全感的重要性,中央文明办将“安全感”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指标之一,多省市也将公共安全感的绩效测评权重提高到20分。
市民对安全感的评价分为五个层级:安全、比较安全、一般、不太安全、不安全。公众安全感指受访市民表示“安全”、“比较安全”和“一般”的比例之和。
2.公众安全感调查注意事项
问卷设计注意事项:公众安全包括食品安全、自然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维度,所以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部涵盖。
群体性安全事件:通常诸如三聚氰胺、碰瓷等各类群体安全事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安全的调查结果,所以需要在每次的公共安全调查过程中对于此类事件予以充分的结果,避免造成太大误差。
需要考虑宏观环境:由于安全感的心理主观性较强,因此日本地震,经济危机等宏观的环境事件也会深刻的影响到安全感的调查结果。
调查样本:调查对象需要为当地18-65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对测评群体进行抽样。
测评的组织原则:一是客观公正原则。调查时不掺杂调查员自己的意愿,不诱答,不听非调查对象答复;二是随机原则。对事先有倾向性意见和主动要求调查的对象不调查,对群体性人员不调查,对两人结伴的只调查其中之一,对“一问三不知”者不调查;三是“三不”原则。即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现场反馈;四是实行双人上岗原则。
|